虎影网
当前位置: 首页 电影百科

宋英杰个人资料简介:中国首位天气预报主持人,浪漫解读24节气,娶小12岁学妹

时间:2024-11-21 作者: 小编 阅读量: 1 栏目名: 电影百科

宋英杰大学时读的是大气动力学的专业,毕业后进入到中央气象台,也是想要从事相关的研究,在此之前,他一直负责的是数值方面的工作。1995年9月,北京气象学院举行建校40周年庆典,当时已经成名的宋英杰便被特邀为了嘉宾,主持了校庆大会。两人就此结识,之后又因为多次接触,两人慢慢熟悉了起来,宋英杰自己也没想到,已经30多岁的自己能遇到命定的爱人。

1993年,中央电视台《天气预报》节目按要求改革,站在幕后的天气预报员开始走上荧幕,而宋英杰,就成为了我国第一位气象节目主持人。

年纪轻轻的他每天出现在观众面前,播报着各地的天气情况,这一播就是将近30年时间,但这位“天气先生”却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做。

 

在几十年间,尽管宋英杰能力出众,还是“金话筒奖”的获得者,但在观众眼里,他只是个“读天气的”,而且还常常因为天气预报不准挨骂。

更鲜为人知的是,主持了央视《天气预报》节目几十年的宋英杰,其实只是个兼职的“临时工”!

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身上争议颇多的宋英杰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?

成为“兼职”主持人

上世纪80年代,我国气象事业快速发展,中央气象台的领导们在出国访问后,意识到了电视节目传播天气信息的重要性,于是也决定办一个电视版的天气预报节目。

90年代宋英杰播报《天气预报》

于是1980年,《天气预报》节目首次在央视一套亮相,当时的技术相对落后,大家也都没有经验,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念稿子。

这个节目因此口碑一般,差点就此消失,最终还是通过民意调查,才得以保存并继续革新。

1993年,中央电视台决定挑选一位形象好、功底强的天气预报员来担任主持人,面对观众来播报天气。

这个消息一出,台里很多人都自告奋勇,但大家都没想到,最后这个机会竟然落在了一个“外行人”手里。

宋英杰大学时读的是大气动力学的专业,毕业后进入到中央气象台,也是想要从事相关的研究,在此之前,他一直负责的是数值方面的工作。

 

在一次活动中,领导注意到了普通话流利、形象又出众的宋英杰,难得是这个小伙子还有着及其深厚的气象专业知识,于是便把他加进了候选人名单。

可对于宋英杰来说,他根本就对当主持人没兴趣,一来这个工作和自己的研究目标没关系,二来他压根不是播音主持出身,根本没经验,也不敢挑起这个重担。

就拿领导们看好的普通话来说,他并不是受过专业的训练,而是因为自己觉得,说话没有口头禅,普通话流利,能够体现个人的素养和品格。

所以他经常读报练习,这才有了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,这也再次印证了那句话,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

 

领导们实在是看好宋英杰,便多次邀请他尝试,并且表示:“你就当这是个兼职,其他时候照常做自己的研究工作,晚上下班抽个时间就能把节目录了。”

面对领导们的看重,宋英杰也不好意思反复拒绝,他也被领导的话说服了,反正自己不是专业主持出身,真的做不好就再退下来。

于是宋英杰便开始了自己的天气播报生涯,虽然只是一个下班后的“兼职”,但他却从没有敷衍的想法,还是付出了十分的努力。

很多观众不知道,在最初的天气预报节目中,我们看到的地图和天气画面都是后期制作的,宋英杰对着的其实只是一块空板子。

 

他拿着一个简陋的小纸棍,凭借自己脑海中的中国地图去指点着播报,而且更让人惊讶的是,他连稿子都是自己加工的。

在决定做这个工作之后,宋英杰就给自己制定了一条标准“观众看得清、听得懂、记得住、用得着”。

这个标准看着简单,但做起来没有想的那么容易,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,宋英杰要怎么让观众们愿意去听,并快速记住天气呢?

首先就是对稿子的把控,虽然自己是专业出身,但宋英杰最不喜欢稿子里出现专业名词。

 

一次他看到通稿中提到“爆发中等以上量级耀斑、M值、X值”等词句,心里非常的生气,这样的词汇,哪个普通人能听懂?更别说让人记住了。

因此每次的稿子他都要反复斟酌,原本枯燥的天气被他加入了一些生动的介绍,流利的播报让观众们都印象深刻。

于是很快,《天气预报》这个节目收视率一路飙升,宋英杰也因此备受好评,那么很显然,这个“兼职”再不能卸任,就此成了他的全职,而且一做就是将近30年。

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的经历,实在觉得,人生有时候就是那么奇妙......

 

与众不同的少年

1965年,宋英杰出生在辽宁沈阳市的一个普通家庭,其实他们一家的祖籍原本是河南南阳,之后才迁居到辽宁,因此父母也常常会提起家乡。

这让小小的宋英杰心里就隐隐意识到,自己生活的世界是很大的,不仅只有眼前的城市,还有许多各有特色的地方。

因此,他从小就非常迷恋地理、气象方面的知识,比起其他喜欢听故事、玩游戏的小孩子,他的喜好显得格外另类。

偶尔他与其他小伙伴玩游戏,也是玩自己发明的“省份打牌”,就是双方各选一个省,然后轮番说出相关的人口、气候、特产等信息,谁说的多谁就赢。

 

游戏时间之外,宋英杰最喜欢的就是听天气预报,当时我国就已经有了天气预报,是通过广播播放。

宋英杰总是蹲在一旁认真地听,他不止听本地的,全国其他地方的他都要听个遍。

其实这个时候的他经常听不懂里面在说什么,就如前面提到的一样,当时的预报员经常会把稿子写得太晦涩,提到的那些专业名词对很多人来说都是“天书”。

这也让宋英杰有了深刻的印象,他心里暗暗想着,如果能给这些叔叔阿姨写封信,让他们播报得更有趣一些就好了。

当时的他哪里能想到,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位天气预报员,并且真的改变了天气预报的风格呢?

 

1984年,宋英杰顺利考入了南京气象学院,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,他激动地来到了学校,开始学习天气动力学知识。

之后便是顺利毕业,他进入到中央气象台开始工作,成为了家喻户晓的《天气预报》主持人。

原本以为只是个一时的兼职,但却做出了如此出众的成绩,这是宋英杰也没想到的,而且更幸运的是,他的爱情也因此到来了。

1995年9月,北京气象学院举行建校40周年庆典,当时已经成名的宋英杰便被特邀为了嘉宾,主持了校庆大会。

 

会后,当时学校的广播站站长刘珩便采访了宋英杰,虽然她这时刚上大一,但采访起来已经很专业了,样貌清丽的她讲起话来头头是道,非常引人注目。

宋英杰对这个比自己小了12岁的姑娘有了很深刻的印象,而刘珩也对温文儒雅的“前辈”很有好感。

两人就此结识,之后又因为多次接触,两人慢慢熟悉了起来,宋英杰自己也没想到,已经30多岁的自己能遇到命定的爱人。

两人最终在相恋四年后步入了婚姻,宋英杰在事业上也频频获奖,可以说,宋英杰的人生都因为《天气预报》而改变了,他因为这个兼职收获了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。

宋英杰与刘珩

但这个工作对他来说,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......

备受争议的主持人

成为《天气预报》的主持人之后,宋英杰心中最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——天气预报不准。

当时还有一句关于他的戏称“最不靠谱的男人”,来源就是男人是不靠谱的,天气预报也是不靠谱的,所以这个播报天气的男人就是最不靠谱的。

这虽然是个玩笑,但也足以反映出宋英杰面对的困境。

其实气象科学本身的预测性就不能确定,研究人员只能争取去提高准确率,却不能保证准确率。

 

宋英杰作为气象专业出身,自然也明白这一点,他曾公开说过:“天气预报是不准的,哪怕一万年后。”

但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,当然还是希望天气预报能够完全准确,即便可以理解这种偏差,但出现的次数多了,大家也就慢慢有了意见和看法。

就说1999年的一次预报,就让宋英杰备受争议,这年的12月,宋英杰播报了天气,并表示因为水汽条件不好,华北地区13日很难出现降雪。

可谁知道,老天爷偏偏就要预报“翻车”。

到了13日,华北地区狂风大作,漫天风雪,和预报的信息可以说是天差地别。

 

这对比一出,观众们都炸了,大家都觉得天气预报实在是太不准了,这种愤怒蔓延到了宋英杰身上。

大家开始讽刺攻击他,觉得他压根就不懂什么气象知识,并且开始传播谣言,称宋英杰是“走后门的”。

宋英杰自然也觉得冤枉,但他也理解大家的失望,明白大家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。

所以当天晚上,宋英杰面对全国观众诚恳地道了歉,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,他原本的一个想法就更坚定了。

 

上面说过,宋英杰本身的梦想一直就是气象研究,哪怕“兼职”转正后,他的其他时间也依然为此忙碌着。

但他也清楚,想要真的帮助到民众,只靠天气预报本身是不行的,必须要让大家也都会“预报”。

这是什么意思呢?

宋英杰觉得,哪怕是等到科技再发达,想要通过一个节目简短的时间就讲清楚中国全国各地的天气,也是很难做到的。

所以他想要每个人都能够去预报天气,到了那时,大家就不用再担心预报“不准”了。

 

想要做到这一点,无疑是个大工程,但宋英杰却真的开始了,他苦心钻研“二十四节气”中的规律,并出版了《二十四节气志》一书。

为了完成这本书,总结出这些古时节气如今的变化,他到各地调查采风,和当地人一起观察农作物,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。

不得不说,宋英杰完全配得上“气象先生”这个称号,因为他不仅为全国人民带去了几十年的贴心预报,还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个事业。

如今的他已经57岁了,但依然坚持给大家预报天气,这个已经上了年纪的男人,已经成为了一代人记忆中的风景。

 

而在工作之外,他的生活也十分圆满,这个有着“好好先生”之称的丈夫还是和年轻时候一样疼爱妻子,夫妻俩儿女双全,生活的很是幸福。

其实当初宋英杰和刘珩走到一起,刘家父母还很是担心,毕竟这个女婿事业有成、学识渊博还名气很大,自己的女儿相比之下显得就太普通了。

但刘珩的婚后生活,却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,婚后的几十年里,宋英杰数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妻子,从没让刘珩进过厨房。

每天他早早地起床做饭,下班了就去菜场买菜回家做饭,而刘珩只需要在一边看电视休息就好。

宋英杰与妻子(左三)在电视台做节目

当然了,刘珩也十分体贴丈夫,两人分工合作,将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,多年来连脸都很少红过。

2013年,一直忙碌于事业的夫妻俩决定孕育孩子,次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就降生了,两年多后,他们又生下了小女儿,自此过上了儿女双全的幸福生活。

结语

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,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环节,那就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二十四节气”首次化身为倒计时器。

而宋英杰就是冬奥会开幕式策划会的专家成员之一,这个安排自然有着他的心血。

 

回顾他的故事,这个从事天气预报30年的男人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呢?其实答案很简单,就是他身上对气象事业的认真和坚持。

即便最初的主持人工作只是一个“兼职”,但他却从没有懈怠,这才抓住了这个机会,之后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和认真成就了他的辉煌。

也希望大家都能像宋英杰一样,找到一个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,并且抓住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机会,这样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,你的这份努力会突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!

      推荐阅读
    •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500字左右(《长津湖》观后感300字精选3篇)

      《长津湖》观后感300字精选3篇近日,我们观看了《长津湖》,深有体会,深深打动了我们的爱国之情。《长津湖》这部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主线,讲述了伍千里、伍万里、余从戎等英勇对敌以及雷公英勇牺牲的故事。感谢祖国,感谢共产党,感谢战士们,感谢《长津湖》。电影讲述了这场抗美援朝时期,在长津湖所展开的震惊世界的战役。

    • 李英爱腹语骂人是真的吗?(国民女神李英爱被曝用腹语骂人?)

      并凭借在犯罪电影《亲切的金子》饰演背负复仇计划的女主角金子,获得第42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电影类最佳女演员奖。两人交往三年后,准备于2001年9月23日举行婚礼,当时沈银河还一度放话称婚后会完全停止演艺活动,和郑豪泳到美国定居。至于男方为何突然变卦,韩国坊间一直流传的说法是李英爱插足两人恋情已久。但除了这些,李英爱饱受诟病的还有在品牌代言上缺少契约精神。但在爱茉莉合约期满后,李英爱立刻签了其竞争对手LG公司。

    • 电影推荐爱情中国电影推荐爱情剧

      1.《后来的我们》2.《何以笙箫默》3.《摆渡人》4.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》5.《一个叫欧维的男人》6.《遇见你真好》7.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8.《爱情万岁》9.《战火中的兄弟》10.《小时代》

    • 林依晨电视剧作品有哪些?(林依晨电视剧作品盘点,你对她的剧还有印象?)

      因缘际会下与兰陵王相识相爱,然而命运无情。勇敢仗义、优秀骄傲,可爱情之路却走得很漫长。人如其名“真善美”。可是却遇到了一个“无赖”。单纯善良,但笨手笨脚,迷迷糊糊。不过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她却被近似天才江直树深爱着。憎恨抄袭其设计的褚形,然而却爱上了他的儿子。《我的秘密花园》第一、二部:渴望爱情但不愿让人知道。《十八岁的约定》:夏晓彤。爱上自己的老师,虽面对各种阻碍,依旧勇敢追爱。

    • 电影左右格式电影左右格式转换

      电影左右格式通常是指3D电影中的左右分别显示在画面的左右两侧,通过3D眼镜观看时可以体验立体效果。使用这些工具进行转换时,需要注意选取适当的输出格式,并根据需要进行设置,如视频分辨率、比特率、帧率等。此外,由于3D电影需要使用特定的3D眼镜观看,因此转换后需要做好显示设备和3D眼镜的匹配。

    • 张艺谋在山西拍的电影

      张艺谋是中国著名导演,拍摄了许多经典的电影。在山西拍摄过的一部著名电影是《活着》。这部电影于1994年上映,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,讲述了一个家庭在中国大陆的历史变革中的生活故事。该片在山西吕梁地区拍摄,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性的坚韧。这部电影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和多个奖项的肯定。

    • 最棒的电影院用英语怎么说

      最好的电影院是什么英语介绍如下: The Best Cinema。 双语例句: 镇上最好的电影院是哪家? What is the best cinema in town? 最好的电影院是什么? What's the best movie theater?

    • 探秘1979年美国魔幻科幻爵士春秋

      亨利引起了图伊的兴趣,她开始搜寻他的身份,发现他可能是魔法师,并在一些奇怪的情况下被卷入了他的演出中。这些线索主要来自于亨利的角色以及他身后的奇妙历史和背景。电影也揭示了亨利对人类社会施加影响的能力,这些影响可能超出了我们平常想象的范围,包括了魔法、灵魂、甚至是神。此外,电影还通过其对当时的音乐和文化氛围的重现,为观众提供了一场时空间的展览,让人们感受到了1970年代美国的独特魅力。